之前和大家說,忙完這陣我就安心把最近對整個市場的思考整理一番——再加上近幾個月非常密集接觸各品牌新表,以及和一線市場的密切交流,多少也為自己的判斷增添了一些籌碼。
尤其最近還遇到一些新入坑的讀者,充滿熱情(隔著屏幕還能感覺到他們兩眼發光)。雖說錯過了上一波黃金時代,但消費市場從來是后浪推前浪,咱們的日子終究還是要過下去的。
無非大家現在迷茫又觀望的是:“明年的手表市場還行不行?又該怎么買?”
“爆款頻出瘋漲”的時代結束了
前幾天我被一位老粉“氣著”了,他告訴我,花了53萬買了一塊勞力士綠金迪。
新人下手能理解,但他作為八卦兔老粉此舉讓我大為震撼——畢竟我以為但凡這些年看過我的市場行情分析,都差不多該對所謂的熱門爆款“祛魅”了。
這里的意思是,破除濾鏡,即便喜歡也要保持理智——比如勞力士的基礎熱門款,黑綠水鬼哪怕熊貓迪,目前行情再動蕩價差也不會太大,隨時都可買了滿足心理需求(如果幾千上萬的價格浮動都不能接受,不適合買表)。
但在市場下行階段,加價買一塊溢價過高的熱門款,就有點“勇氣可嘉”了。
他原話:“剩下的買的是面子。”
但其實,但凡大眾熱門款,實際上對“面子”都沒有太大助益。想起曾經某讀者所說:“一看到對方戴爆款,我首先會想,是不是跟風的冤大頭?”
爆款狂熱愛好者多半有一種身在其中不自知的“盲目自信”。
當然,千金難買心頭好(且不論能好多久),其實今天我想說的是,爆款瘋漲的時代結束了,一切溢價過高的表款都要慎入。
而這個時代很難再“創造爆款”并讓人“撿漏”了。
回想在2016、17年左右,很多人對于“爆款是可以預測和制造的”這個概念還很模糊,不然我又怎么能在2018年從PP源邸公價買到當時“無人問津”的女款鸚鵡螺(女表的流行會晚于男表,但多數人當時看不到)?
今年上海的一場見面會上,有讀者感慨:“如果我當時完全踩著兔姐的預判買表,那么今天真不得了。現在回頭看,你說的每一步都很正確。”
在此,簡單總結我這些年的一些市場爆點預測:
1,材質進階。從鋼款,到鋼鑲鉆,到金款以及金鑲鉆,這一點最明顯體現在幾個頭部品牌身上。比如百達翡麗鸚鵡螺、愛彼皇家橡樹以及勞力士的星期日歷型(DD)。每一位比趨勢走快一步的,都趕上了這波熱潮(相對低價買入,親眼見證它們飛漲)。
財力允許下,很多人愿意選擇表圈鑲鉆
先分享一個直觀的例子。百達翡麗推出全金鉆圈7118那年,它的中國公價36萬多人民幣,當時僅比光圈的7118金款貴了3萬左右(后來一波漲價把差距拉開了)。金鑲鉆的行情大家后來也都看到了。
我自己仗著已有鋼鑲鉆的鸚鵡螺,居然沒有對它生出念想,細想還是太窮惹的禍
2,品牌進階。一部分最早到達頭部的讀者轉向個別獨立制表品牌,最有代表性的FPJ,以及前幾年聲量不大但最近在中國勢頭很好的亨利慕時(其實類似品牌還有)。
3,顏值至上。說直白點,“好看的表”比“技術厲害”的表更好賣。其實這一點相對會有些爭議,因為傳統鐘表行業的人們對技術有很大感情,并不能真正從內心接受這個事實。
但事實就是如此“殘酷”。
遙想百達翡麗5212推出時,業內一片看好——畢竟鋼表曾經也因稀有等因素在百達翡麗表現不俗,再加上“周歷”功能的加持。
秀秀我自己的5212庫存圖
但事實是,5212的確不好買,但二級市場的表現基本低于公價(還是仗著PP上一波漲價才把價格帶上些)。問就是“好表”,買就是“再想想”——對很多人來說,這個“好”其實是為了顯示自己有點“懂表”而已,論吸引力,大概還是不如鸚鵡螺。
最大問題在于它的外觀辨識度,而“周歷”功能在視覺上對新人沒有記憶點。
反倒是百達翡麗紫面鸚鵡螺7010居然出圈了,我這幾天大概收到不下10位時裝品牌VIC級別客人的詢問,吸引的是完全對手表不關心不了解的女生(她們平時的大量消費集中在時裝包袋和珠寶,手表屬于盲區)。
非要問為什么,這不就是市場變大的必然結果?越淺顯越容易傳播,越容易被認知,任何行業都是如此。
鐘表市場的下沉,意味著只談“技術”出路艱難,但最終還是會服務于一部分有更高要求的消費群體——他們永遠存在,很比例很小。
頭部品牌依然會漲價,保持定位篩選客群
首先,我們很難再撿漏新爆款的原因,是因為大家都經歷過那個“造星”時代,一旦有風吹草動,表商們會第一時間涌入,“寧可錯投也絕不放過”。
品牌和店鋪也會根據經驗試探市場反應,普通人隨便進店買到熱門(或未爆的熱門)?極難。只有試探老半天沒啥起色或許才會喊你來提表,運氣好還能談點折扣。
其次,爆款越來越難被制造。頭部品牌這兩年的漲價策略,逐步擠壓了表商(代購)的利潤空間,快炒不動了。這一點不僅僅存在于鐘表市場,包袋也是如此。
不信大家可以默默等待明年一月,你們又會收到一波漲價通知。
市場上喊著“XX品牌不行了”的基本是表商,對他們而言,原本一塊熱門表公價30萬能賣到60萬,現在掉到40多,可不是崩了嗎?但對品牌,它依然供不應求——無非排隊的人大概會少一些,但依然有人等著要。
尤其對于中國市場過往的20年發展,鐘表銷售增長巨大——增長率即便下降,如今的市場也比之前大得多。
所以,頭部品牌明年依然會漲價,來保持地位以及篩選客群(說句扎心的實話,暗嘆快買不起的,大概率是上輪財富增長中掉隊了)。
這就很能理解,為什么一邊說經濟下滑,一邊奢侈品又在漲價(順道說一句,頭部品牌若不漲價釋放空間,中間品牌日子會更難過)。
至于未來怎么買表,我曾經給過思路,大家可翻閱舊文參考。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轉變“消費觀念”。
本質上,鐘表是保值率相對高的消費品,本著買衣服的心態買它,會愉快很多,這是兔子作為一個成衣消費者的真心建議(在衣服普遍到手2-3折面前,手表真屬于良心品類)。
鐘表是必需品嗎?當時不是。但除了吃飽飯,我們還是得有點消費樂趣,度過未來的日子呀。
本想聊幾句權當年末總結,沒想又說多了。不過句句肺腑,只愿明年我們還在能力范圍內感受鐘表本身帶來的樂趣吧。(本文轉載自八卦兔)